西部用避孕药物遏制沙漠鼠患 已见成效
发生在中国西部沙漠中的这一幕,令环境保护工作者颇受鼓舞。为了遏制沙漠鼠害,新疆昌吉市荒漠管理站工作人员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投放了这些含有特制不孕不育药成分的黄色小颗粒。
活跃在沙漠南缘荒漠区的沙鼠,由于食用这种“新食物”——不孕不育药而丧失了繁殖能力。沙漠鼠患开始得到抑制。沙鼠繁殖速度很快,一只母鼠每隔三个月就会下一窝小鼠。
“这是一个对付沙漠鼠害的好办法,”昌吉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疫检验科科长杜月飞说。
密集交错的沙鼠洞在中国西北地区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广袤的新疆和内蒙古。一个小沙鼠洞群一般有几十个洞口,而大洞群的洞口数可达三百多个。沙鼠在洞里储存干草,啃食植被茎叶甚至损坏根系,使得脆弱的荒漠植被生存更加困难。
每年5月是沙鼠怀孕的高峰期。从去年5月开始,昌吉市北部荒漠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开始向沙鼠投放不孕不育药。
外形类似鱼食的这种黄色颗粒状不孕不育药毒性小,对猫头鹰、老鹰等沙鼠天敌没有影响。因此,投药不但降低了沙鼠的出生率,还保持了植物、沙鼠和以鼠为食的鼠类天敌这条生物链的完整性。
“这种药既有紧急避孕作用,又能让已怀孕的母鼠直接堕胎,从而有效降低了沙鼠的繁殖速度,”杜月飞说。
杜月飞和同事们注意到,沙鼠的种群密度出现了下降。“自投放不孕不育药以来,捕鼠夹日均捕获率从12%降为11%,”他说。
工作人员没有在沙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投药,而是投放在沙鼠洞口,因为这样更有效。
2008年,昌吉市林业局购买了200公斤鼠类不孕不育药,并雇用人员投放。这种不孕不育药是鼠药新产品,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大面积使用。
“我们只有20多个工作人员,每隔四五天他们就要观察一次沙鼠食用情况,进行补充投放,这真是个不小的工程。”杜月飞说。
他建议将这一模式向中国西北部其他虫鼠害猖獗的地方推广。
昌吉市所属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区总面积320万亩,生长着梭梭、红柳等沙生植被,是抗御沙漠侵袭的天然屏障。
2003年,昌吉市成立了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此后又开展了鼠患生态防治行动,设置了300多个招引猫头鹰、老鹰等沙鼠天敌的栖架和巢箱。
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站长孟吉金说,防治活动开展以来,沙鼠洞明显变少,荒漠植被成片死亡的现象得到遏制。现在,试用避孕药物治鼠所取得的积极效果,更加增强了他们治理沙漠鼠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