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爱心接力棒
阳光下,孩子们的笑容本应该是最天真烂漫的。可是在这个校园里,就在我们身边,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生活定义为“贫困学生”。
锦州觅渡中学成功班里就有这样一群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走到了一起。这里的每一位学生,身后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家庭背景。贫困,不是他们能选择的,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因为贫困而放求学的梦想,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社会各界从来都没有忘记他们。
2004年1月,《新闻夜班车》节目主持人舒静和锦州仁德医院郑新元院长来到这里,为觅渡中学三个成功班的孩子建立“仁德—舒静”奖学金基金会。“仁德—舒静”奖学金专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奋发自强的好学生,每学期评奖一次,从2004年到今天,已经有480位品学兼优的学子获此殊荣。
成才,是最好的回报
2007年7月2日,是“仁德—舒静”奖学金第8次颁发。孩子们早早地端坐在礼堂内,一张张稚嫩的脸满是期待。
在前排座位席上,我们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原来是王君涛同学,他是“仁德—舒静”奖学金的首届受益人。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在得知自己考了621分的好成绩,他第一时间就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曾经热心帮助自己的人。
2004年1月,王君涛同学从锦州仁德医院郑新元院长手里接过一等奖学金,他满眼泪水,这笔沉甸甸的奖学金,不仅仅能帮助他的家庭急需,也是让他最强大的精神鼓励,是他继续学业的一盏明灯。他努力奋发,是因为满心感恩,时时刻刻想今后回报社会。
……
看着曾经接受“仁德—舒静”奖学金的孩子们走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仁德医院郑院长感慨万千:三年的时间很短,但已经证明,“仁德—舒静”奖学金不仅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励志成才,克服家庭困难与自卑心理,对尊重知识的良好教育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爱心,请让它延续
刚上初二的尹燕燕(化名),因为父母离异,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靠着老人家一点点微薄的养老金生活。懂事的的小燕燕做完功课就拎一个塑料袋,上街收集空矿泉水瓶子一一踩瘪,然后送到废品收购站卖。今年,她获得到了二等奖学金。当我们的记者问她,还想不想升高中,读大学时,这位懂事的孩子竟然“叭哒叭哒”掉下泪来。
觅渡中学的蒋校长告诉我们,成功班的这群孩子,真的牵动着锦州很多人的心。交广网的爱心车队、园区的稚教园老师们、建筑工地的工人……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在关注这群孩子们的成长,不仅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在精神上更是一种鼓励。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哪怕有一点点帮助,对人的作用都是很大的。最后我们希望,由锦州仁德医院举起的爱心接力棒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让这份爱心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
文/上阳花
2007-7-5